聚爱成行 | 齐鲁儿童大病救助计划 · 点亮大病患儿的生命之光
2017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成为继广东之后我国第二个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2016年山东出生人口177.06万人,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新出生人口数量及出生率均明显超过常住人口数量第一的广东和第三的河南。作为如此高出生率的人口大省,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水滴志愿者在走访大病患儿家庭中发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家庭的常态。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一个大病患儿的治疗费用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急性髓系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尤文肉瘤、先天性心脏病…没有了解过,不知道原来有这样一些孩子在与各种疾病斗争;没有经历过,也体会不到患儿家庭那种走投无路、濒临崩溃的感觉。
面对重大疾病,一个有着数十年生活经验的成人尚且会害怕、恐惧,那对于一个刚刚来到这世界的孩子,又是何其残酷。
每个人生命的最后一页都是死亡,可是为什么我的人生剧本这么快就迎来结局?
【为什么我不一样?】
别的小朋友嬉戏、打闹,真的好羡慕他们呀。我也想尽情地奔跑、玩耍,感受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为什么我不能出去,每天要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上还插着好多管子,闻着各种不知名的药味,经过无数次的检查、化疗……
【妈妈,我害怕!】
冰冷的手术台上,麻药渐渐渗入,我便没有了知觉。万一睡着了,醒不过来怎么办?
我好像做了一个很恐怖的梦,在梦里我好疼、一直哭一直哭。从手术仓里出来,终于可以回家了。我以为我好了,可接下来是不断地住院、检查、吃药……妈妈,我好害怕。
在病魔面前,一个个小小的身躯,除了哭,他们也无能为力。
【我们想让孩子好起来。】
每个孩子从出生就注定不一样。有的孩子是家里的殷殷期盼,一出生就被家人捧在手心,各种名牌衣服、营养食品,从不担心会受冻挨饿,可是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家人抛弃,或许是家里贫困无力供养,或许是父母重男轻女满是嫌弃。可是,幼儿是无辜的,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爱护。
小可(化名)一出生就被家人抛弃,后被路人捡到后送往福利院,从没感受过来自爸爸妈妈的疼爱。本以为就这样可以在福利院开始他简简单单的生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福利院在给孩子建档体检时,发现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命运对这个孩子何其残忍,他什么都不懂就经历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但生活并不总是在黑暗中,对于小可来说收养他的老夫妇就是那一束久违了的阳光。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种着几亩地、前几年爷爷偶尔外出打零工,虽不富裕但也能够自给自足。老人的儿子常年在外,忙于自己的生计和家庭,对老人不管不问;可是不管未来的生活多么艰难,对于小可善良的两位老人给予了满满的期待和爱护。为了给小可治病,他们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借了4万多。
“我们想让孩子好起来。从知道孩子生了大病,就一直在想办法给孩子看病。医生给出了手术方案,孩子可以继续活下去了。可是开心之外,也在为孩子的手术费用发愁。到目前为止孩子已经做了心脏造影、进行了两次开胸手术,医生说看病情发展,后续会需要做第三次开胸手术,哎、家里没钱,不知道怎么办了……”说到这儿,老人的眼里隐隐地闪着泪光。
【爸爸,我不想治了…】
安安,上小学四年级,他是老师眼中的三好生,父母口中的乖孩子。以前一家人经营着馒头作坊,虽然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却也是一种幸福。可是2016年8月的一天,给了这个家庭猛烈的一击。安安因为长时间高烧不退住院检查,反复诊断后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拿到医生诊断报告的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了,他妈妈和姐姐哭了好久,可是又能怎么办。我们赶紧让孩子住院化疗,但是期间孩子又出现反复粒细胞缺乏伴细胞感染,几次化疗下来家里积蓄所剩无几。2017年7月孩子因为白血病复发,进行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心疼孩子受这么多苦,但是能活下来比什么都好…”这是一位父亲真诚的倾诉。
“生病后爸爸就把情况告诉我,希望我可以勇敢地面对。2018年10月我的病情又复发了,医生说需要做第二次移植手术。从家里坐火车去医院,一路上,爸爸妈妈紧皱眉头,也没有说话。我知道家里的情况,这些年上学、住院已经花光了家里仅有的钱,而且从亲戚那儿也借了好多。要不就不治了吧…”说到这儿,他满眼泪水。
这个十四岁的少年,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懂事。别的孩子可能还在青春叛逆,他却早已在与病魔斗争中学会坚强,在痛苦承受中寻求生的希望。
生活中不一定有彩虹,但总会有阳光出现,或早或晚。
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在还未感受这生活美好的时候就被划上了一道长长的伤疤,那是手术缝合的印记。
他们,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但还有希望,请不要让贫穷夺走孩子们最后生存的机会。
您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捐赠,都给孩子们一丝生的希望,给这个家庭一缕久违的阳光。